A、表干时间过长
造成表干时间太长的因素有气温过低,湿度过大,被粘物表面有油污,胶粘剂中被混入其他化学品,涂胶过厚等。若是温度与湿度的原因,这种表干时间的延长是正常的,当然最好避免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施工。如果胶粘剂被证实混合其他化学品,如溶剂、天那水等,造成表干时间太长,则只能换新的胶粘剂施工。而涂胶过厚可通过改进施工方法来解决。
B、防火板、铝塑板起泡
这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质量事故,几乎都是由于溶剂未挥发完全或有的粘合表面欠胶造成的。往往发生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,晾胶时间不够而又赶工期,急于贴合所致。至于粘合表面欠胶则是由于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,操作马虎所致。对于前一种起泡,可采用背面钻开一小孔,然后用熨斗平的办法,但不保证完全有效。而后一种,除了背面(或前面)要钻孔外,还需用适当注射器抽取胶水,注入孔中,然后再用熨斗熨平的方法,同样不保证完全有效。这种事故最好的方法是预防,“死后抢救”的办法弊端甚多且无保障。
C、胶膜、表面起白霜
这种现象是由于环境湿度过大,晾胶时溶剂挥发导致水份在胶膜表面析出而形成的。适当延长晾胶时间,“白霜”便会自动消失。最好避免在高湿度的环境中施工,以确保粘接质量。
D、粘不住、翘边
所谓粘不住有三种情况,一种是初粘力太弱,如气温太低,湿度太大,胶膜表面形成的水膜较厚;第二种情况是粘接的材质属难粘材料,如聚丙烯、聚乙烯、硅橡胶、聚四氟乙烯等;第三种情况是施工操作不当,如欠胶或死胶,涂胶太厚,晾胶时间不足,若是第一种情况,需改善施工环境条件或避开恶劣天气施工才能解决。第二种情况对于氯丁型万能胶难以胜任,建议选用其他类型的粘合剂。第三种情况则只需重新涂胶,掌握好表干时间,再行贴合即可。
E、粘贴错位
因万能胶初粘力极强, 一旦发生粘贴错位,千万不可强行掰开,否则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材料破坏,一般在刚贴合时就会发现错位,此时应立即用裁板刀从两贴合在中间切开,一边切一边用力往两边分开,直至完全切开。然后立即对正后,再次贴合,仔细敲实即可,注意此方法只在开放时间内适用。
F、胶膜不干,隔夜后仍可撕开
这种情况通常是挥发时间太短,贴合时间太早,将溶剂封闭在胶膜中所致。或者在低温、高湿的条件下施工,表干时间不够,水膜和溶剂封闭在胶膜中造成。也可能粘接表面或胶粘剂本身受到油污污染。
G、PVC装饰易脱粘
因PVC条表面过于光滑,另外PVC中含有大量增塑剂,它会向粘合界面迁移,置换胶粘剂的粘接点,使粘合剂的吸附力、健力减弱而导致粘接力大大下降。解决的办法是用粗砂布将PVC条的被粘合面打磨毛糙,增大粘接的面积和增大机械互锁力,就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粘接效果。(有的PVC装饰条过久了会有回粘现像,这就是材料中的增塑剂迁移的结果)
H、胶粘剂使用一段时间后,涂布困难
这种情况是不良的施工习惯引起的,比如:一次倒出大量胶水在碗中,再慢慢倒在粘接面上刷、刮涂,因为多数万能胶都是快干型的,溶剂挥发很快,碗中的胶水很快就变稠了,所以涂布性越来越差。另一个坏习惯是每次取胶之后,不将胶桶上的盖子盖好,任其挥发,不但造成涂布困难,也浪费了胶水的有效成份,使单位涂布面积明显减少。所以,只要改掉这些陋习,用多少取多少,少量多次地取胶,并随手盖好胶桶的盖子,这个毛病便不治而愈。
2、粘合后的木皮在涮油时出现鼓泡。
通常的原因是因为木皮太薄,油料渗透到胶层中,使胶层被腐蚀失去强度所致。
防止方法: 使用厚度较大的木皮。 木皮先行涂涮底漆后再粘合。
现 象 | 原 因 | 解 决 方 法 |
胶层发粘 | 晾胶时间不够,粘合太早 | 延长晾干时间,选择最佳粘合时刻(以不粘手为宜) |
胶层粗糙 | 1.环境湿度过高 | 1.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 |
胶层疏松 | 1.涂胶以后,晾置时间过短,胶中包含溶剂。 | 1.适当延长晾置时间 |
接头裂缝 | 1.接触面配合不好 | 1.接头要事先预配试 |
胶层起泡 | 1..涂胶不均匀 | 1.均匀薄涂两层 |
粘接度差 | 1.表面处理不干净 | 1.进行表面清理 |
上一篇:热熔胶机常见故障